目前分類:健康小常識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寂寞和壓力,易得乳癌;恐懼和焦慮,易死 

實驗證明,寂寞和壓力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。

   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,出生後就與團體隔離的老鼠,乳癌罹患率是團體生活老鼠的三倍。寂寞的老鼠體內長出的腫瘤,也更為致命。

   這又一次證明了寂寞確實有害人體健康,它對於身體的危害,和吸煙差不多,甚至更嚴重,這裡面也包括會縮短壽命。

   另外,研究顯示,壓力會活化人體內的致癌基因,生活在恐懼以及焦慮中的老鼠,癌症死亡率更高。孤立的老鼠體內壓力賀爾蒙指數也比較高,而乳房組織中有壓力賀爾蒙的受體,研究人員據此判定,壓力賀爾蒙和乳房腫瘤的形成,有直接關係。

 

從一本書”癌症不是病談起”

 

  最近,看了一本書,叫做「癌症不是病」,這本書是國外的醫師寫的,顛覆了許多原來一般人的觀念,而且這些觀念是老早醫學界就已經知道的事實,可是卻沒有人願意告訴我們…

 

   癌症不是真正的疾病來源,因為每個成年人,每天都會有300億個細胞死亡,而其中有1%到10%,是癌細胞。

 

greencommu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90%的病自己會好

 

作者:【岡本裕】日本腦外科醫生

 

  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膽固醇過高、肥胖、痛風、便秘、胃潰瘍、頭痛、腰痛、過敏、失眠、自律神經失調……這些占門診百分之九十的病,實際上不必吃藥就會好,你能想像嗎?

 

  岡本裕是日本腦外科醫生,同時專長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與研究。

 

  他最出名的就是「盡可能不開藥」,但他治療與給過建議的慢性病及癌症病患,復發率卻很低,這是怎麼辦到的?本書在日本九個月就暢銷三十萬冊,是作者岡本裕醫師二十多年診療觀察的經驗結晶。

 

他指出:當個「聰明」患者,比當個醫生眼中的「好」患者,你得到痊癒的機率更高。

 

 

 

關於看病吃藥,他指出:

 

「好患者」就是會定期回診的病人,

 

     因為會替醫院帶來穩定收入。

 

不是不吃藥,而是吃藥要有期限?

 

   如果一直吃不好,就要檢討原因。

 

血壓高未必需要吃藥,

 

   壓力大、作息亂才是腦溢血主因。

 

血糖標準降低,

 

   於是糖尿病患者暴增幾百萬人,但並非都需要吃藥。

 

膽固醇愈低愈好?

 

   其實膽固醇在220~280mg/dl的人,最長壽。

 

新陳代謝症候群,根本不必看醫生。

 

連醫生都未必知道,

 

   腸子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。

 

制酸劑並不能治療胃潰瘍,原因何在?

 

常吃頭痛藥會刺激交感神經,

 

   可能引發其他疾病。

 

腰痛別穿緊身搭,更別馬上貼酸痛貼布。

 

過敏、濕疹,不用擦藥膏,多攝取發酵食品就可以治好。

 

抗憂鬱! 藥物,可能讓人更不開朗。

 

晚餐不要太晚吃,就能改善失眠。

 

岡本醫生提出幾點養生的好習慣。

 

他說,想要不生病,最好能:

 

別讓養生成為壓力,再養生的食物,吃起來好吃才是最基本的。

 

量量體重,就能看出營養是否失衡。

 

坐姿不前傾,就能改善很多疼痛症狀。

 

按摩手指,就能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。

 

按摩小腿部,可以改善全身血液迴圈。

 

不可以用病患的身分去看病,而要以顧客或朋友的對等身分。

 

聰明病患會設法讓醫生講出 「因為你是私下問,我才會老實說」的醫療建議。

greencommu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