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霖霖“變變變” 

 

     那時,只要媽媽有在,就要一直粘著媽媽,寸步不離,就像個小尾巴。他會不斷要求媽媽按照他的方式做這個,做那個,有時真的讓媽媽很煩,媽媽也想不通,他為啥要這樣?

 

    在社區,他發現了他最喜歡的事——拔蘿蔔

 

     為了他心愛的蘿蔔,他開始接受和別的阿姨一起去菜地。從那兒開始,他學著自己去克服山路的坑窪,學著和別的阿姨交流,學著如何拔菜滿身泥巴,依然無悔。

 

    第三天,他不小心弄破了手,他第一次受傷,他一直哭,說手痛,不要傷口,然後這也不要,那也不要。他在借題發揮,那是他以前積累的情緒,他的垃圾,讓他痛快哭一場,把垃圾丟掉,他哭了很久很久……要不是媽媽對哭和笑有了新的瞭解,一定受不了這個場景

 

    那天以後,霖霖突然長大了,他可以單獨和別的阿姨或叔叔去玩啦,媽媽偷偷躲在一邊看,心裡充滿了喜悅。 

 

 

   第二次帶霖霖去社區,是在7月 

 

      剛剛經歷了霖霖第一次去幼稚園慘痛失敗——霖霖因為情緒導致中耳炎,發燒一周。爸爸媽媽不懂得如何和霖霖溝通,霖霖的內心力量還不夠是這次失敗的主因。在這裡,爸爸媽媽徹底把霖霖“扔”給社區啦!

 

      開始時霖霖在爸爸媽媽離開時會大哭,或者想起來就哭,想不起來時就能好好玩。每次,爸爸媽媽上課或體驗回來,就聽社區的孩子在說,霖霖今天哭了幾次……今天很好,都沒怎麼哭……

 

     因為我知道我不用擔心社區的阿姨或叔叔,他們都會很好的照顧霖霖的吃喝,同時他們不會像我和孩子的爸爸那樣不放手,會讓他盡可能自己做。

 

     就這樣霖霖開始和社區孩子玩到一起,他超喜歡“抓鬼”(其實是躲貓貓),因為他喜歡抓,不喜歡藏。社區孩子都很高興有個孩子做這個選擇,他們都喜歡藏起來。

 

     霖霖開始念叨“蘿蔔敏哥哥”“樂怡姐姐”“helen的便便helen變”等等,跟著社區的孩子到處跑。他有了自己的夥伴,也懂了如何參加遊戲,他的運動能力,平衡感大大提高。

 

    三歲的小傢伙,你不加點速度,你根本跑不過他。回家後,我們嘗試著再送他去幼稚園,怕他不適應,想先上個半天班,結果第一天早上去幼稚園的路上,他說他要上全天,讓我把午睡的被子給他。

 

    我簡直聽暈了,震驚,將信將疑的同意了,心想不行再換半天好啦!在頭三天去幼稚園,霖霖只有一個要求,走的時候多抱抱他。就這樣,霖霖幾乎沒怎麼哭就融入了幼稚園的生活,你如果說今天不讓他去,他還哭呢我呢,躲在後面偷偷樂唄 

 

 

    第三次去社區,是在8月

 

     霖霖這次來,已經把這兒當自己的家啦!

 

     早上,媽媽540起來做笑瑜伽,霖霖和社區的阿姨叔叔輪流睡,對他說,媽媽一會兒做完功課就回來,他就和其他阿姨叔叔睡了。

     霖霖開始不一定和其他社區孩子一起玩了,他自己會玩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或玩具。有時他會自己玩著玩著,就睡了。

 

     中午吃飯時和媽媽玩玩,如果媽媽要午休,他不想,他會自己去公園玩。有兩天,他都是自己一個人在社區裡睡覺,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。

 

     下午媽媽做完空達裡尼回來,他會自己一個人穿過半個小村莊來宿舍找媽媽。他已經完全放鬆下來,自在地玩著,獨立地照顧自己。這麼快就長大了,媽媽有時還有些許的失落。

 

     有一天我看到朋友rodak(8月來社區過暑假的荷蘭爸爸)的感想後,我頗有同感:

     當你疲于應付你的孩子時,那些慣性不由自主地就傷害了孩子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eencommu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